在北辰大道王家棚村地界上,马路一侧的围墙背后,矗立着37座狗舍。高大的铁丝网下面,是干净的砖地,整洁的狗窝,上面搭有遮阳蓬。这里有药房、还有“食堂”;这里是数百条流浪狗的家。
徐莞力是一家物流企业的高管,44岁的她从两年前开始投入这份爱心。她表示,如果主人不尽心照看,那狗会很遭罪。例如街头的流浪狗,好些都是因为生病了主人不想给治病就遗弃的。
2016年,她认识了北辰大道王家棚村的周大姐,周大姐当时收留了十几条流浪狗。于是,徐莞丽便租了周大姐家的地,开始建狗舍。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流浪狗找个临时落脚的地方,然后找医生给它们治病,病好了再让人领养走,没想着有多麻烦。”徐莞力说,没想到,2016年7月1日下午刚刚安置好,当天晚上就有人送来一车狗,说是救下来的。“三四百只呢!”徐莞力说。
现在,她承认自己把问题想得简单了,因为好些人知道她盖狗舍后,隔三岔五地就送狗过来。徐莞力说,自己前期盖狗舍投入了30多万,后期因为狗越来越多,改造加上新建,又投入了10多万元。
“前几年单位效益好,每个月工资能有两三万,基本都投到这上面了,家里人对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全当我没工作收入。”现在,狗舍每月的开销很大,“多亏一些公益团体给予捐助,捐狗粮就是对狗最大的帮助。”
工作人员说,有不断送来的流浪狗,也有不断被领养走的健康小狗。“送进来的流浪狗多半有病,最常见的病就是皮肤病,其实都能治好,估计是狗主人不想给狗花钱才遗弃的吧!”
据说,防疫部门会定期来给狗打针。两年来,此处先后救助过上千条流浪狗。徐莞力说,自己希望能从源头治理流浪狗现象,她呼吁更多的养狗人士负起责任,“既然养了,就负责一些,不要轻易遗弃”。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