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和平相处的原因
关于一山不容二狗这个问题,在前几期的行为心理学堂曾经谈过:在同一个家庭里,狗狗之所以无法和平相处,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荷尔蒙的影响,第二,就是社群地位的改变。
起源于荷尔蒙的狗狗纠纷
影响狗狗彼此争斗的原因中,荷尔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它们接近性成熟,开始有争斗行为,形成了一个有着主宰与顺从关系的阶级社会。
这种情形在公狗间尤其明显。根据研究显示,成熟的公犬比起母犬,对于争取任何可以彰显其主宰地位的表现,有着更强的动机,例如:吃饭优先权、睡在饲主床上的特权等等。
但是,母犬虽然比较不汲汲于主宰领导地位的争取,可是母犬间的争斗,尤其是体型旗鼓相当者,有时打的比公犬还凶狠。
因此,有的行为学家甚至就建议,如果第一只狗狗是母犬,那么要养第二只狗狗时,尽量避免饲养体型相类似的母犬,以避免这种母犬间永无宁日的攻击行为。
社群地位的改变
其次,另一个影响狗狗争斗的因素,就是社群地位的改变。狗狗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
在狗群中,他们会形成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以维持和平与稳定,避免持续不断的争斗,造成能量的浪费与身体的伤害(人的社会不也是如此)。
如果这种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尚未建立或者被打破,那么狗狗彼此间就会竞争社群中领导的主宰地位,而形成争斗的场面。
2.不能共处的情况
1饲主家庭又养了一只新狗狗。
2本来养在一起,但因为疾病长期住院或者被饲主带到外地后,又重新返回原来的家庭。
3狗群中,担任“主宰”地位的狗狗生病、变老、或死亡。
4幼犬长大后,挑战居主宰地位的狗狗。
5饲主家庭成员数目改变,例如:到外地就学。
如何让狗狗相处应对6点
3.仔细观察它们本能的地位等级:
它们也会从体型的大小、强健的程度、到家里时间早晚、主人的喜欢程度等等外在因素,感觉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从许多细节了解它们的本能等级。比如两只狗狗同时走到门口,哪只本能的让另一只先走;
在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哪只首先走到好吃的旁边,而另一只慢一些才过来,家里最舒服的狗狗睡觉的地方总是被哪只狗狗占领,从这些日常起居你都可以发现在狗狗之间是有地位之分的。
4.保证主人的绝对地位
请记住,不管是人,还是狗狗,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换言之,大家都是同一个社群,因此,饲主必须要掌握主宰的地位。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强化狗狗的服从性,也就是增加饲主掌控主宰的能力。
如果不知该如何训练狗狗的服从性,可以先利用喂食的机会,让狗狗听懂一些简单的命令,例如:坐下或不动等等,一直训练到狗狗能够对我们的命令产生立即且正确的反应为止。
如果还是不知该怎么训练或者没有时间,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让狗狗上狗学校受训。
5.帮助强势狗狗确立较高的地位,制止弱势狗狗的挑衅
所以你要想让它们可以相安无事的一起生活,停止无休止的争斗,就需要让它们之间的地位之分更加清楚,而且要让它们觉得你认可了这种地位关系。
你不需要特别明显的不理睬地位低的狗狗,认可它们的关系也并不意味着你对地位低的狗狗关心和爱抚的减少,这只需要你在同时要对两只狗狗作任何事的时候,对地位低的狗狗比对地位高的狗狗慢半拍就成了。
6.别轻易介入狗狗的纷争
诚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狗狗主宰地位的建立,对于狗狗社群的稳定与和平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这种主宰地位的竞争不见得会有很明显的打斗行为发生,甚至在饲主未察觉的情况下,就已经决定好地位的顺序。
因此,除非这种打斗太过激烈,甚至会有受伤的危险,否则饲主不需要介入,特别是攻击行为只发生很短暂的时间的话,饲主无须大惊小怪,更不要去处罚发动攻击的狗狗。
7.别让狗狗单独相处
如果狗狗彼此间的争斗行为,不是基于主宰地位的建立,而是彼此间互相竞争的敌意(尤其是母犬间的争斗),倘若每一回的打斗都非常地激烈,那么我们绝对不能让狗狗在没有人类监督的情况下独处。
在这种情况下,狗狗一旦发生打斗,饲主绝对要立即介入(就不像前面说的,我们不宜介入),而且处罚的强度必须要能够中止这种行为。
再者,我们不能为了转移狗狗激动的情绪,而给予一些像奖励般的安抚行为,例如:食物、抱抱等等,因为这会让狗狗误会我们是在声援他,反而会促使其变本加厉。
8.让狗狗去势结扎
对于公犬间主宰领导地位的争斗行为,虽然睾丸摘除手术,可以减缓这种行为的发生,但我们的建议是由弱势一方来做,效果会比较好。
另外,也有医师建议可以考虑服用荷尔蒙药物,但是效果只是暂时的,通常服用药物的目的,只是便于我们能采取其他行为治疗。
至于母犬做子宫卵巢摘除手术,能否改善其争斗行为,答案是效果更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