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也是各地犬伤门诊最忙碌的季节。每日,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科,就有30-40人因动物致伤前往接种狂犬疫苗。
6月26至27日,一场心肺脑复苏急救新进展学习班大会在厦门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医院的急诊科医务人员汇聚一堂,共同聚焦急诊发展。本次大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医师协会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主办。
被动物咬伤之后,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打疫苗?林硕超主任说,如果是被犬伤,一级暴露患者是无需进行处置,二级和三级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按狂犬病暴露等级来看,一级为接触或者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二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三级为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皮肤破损被舔,或者开放性的伤口黏膜被污染。
建议被动物致伤后,要及时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来判断如何处理最为妥当。“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的,及时接种合格的狂犬病疫苗非常重要。”林硕超主任表示,目前狂犬疫苗接种,国内均为肌肉注射法,包括五针免疫程序和“2-1-1”免疫程序。
“急救医学是医院的一个基础性的支撑性的学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李卫华谈到本次会议对厦门整个急诊水平的影响时,他认为,只有把急诊医学做好,我们整个医疗水平和救助能力才会进一步提升;碰到一些重大的公共卫生抢救,疫情的防控,急救医学就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台海网